close

人生,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。

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,歡樂地前推後擠、相濡以沫;

一旦進入森林,草叢和荊棘擋路,情形就變了,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,尋找各人的方向。

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,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,

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。

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,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。

你將被家庭羈絆,被責任綑綁,被自己的野心套牢,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。

你往叢林深處走去,愈走愈深,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。

到了熟透的年齡,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,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。

 

出自龍應台《親愛的安德烈》

 

實在太喜歡這段話,

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覺。

可是今天看,卻覺得這是未竟之言。

........在寂寞無比的當下,然後呢?

說出了我們的心聲,打中了這們這群半熟人的點。

可是然後呢.......

我們都已經在前往森林的路上了,而我們都很寂寞。

 

我想到很久以前看的「愛在暹羅」這部電影。(曼谷愛情故事XDDDDD)

當時我們幾個去看,

阿宗說是哭哭片他要看第二次,

板友說看這部片就像被下降頭一樣,會無法遏止的哭到不行。

當時我跟時竟欲遲到(實境遇謝謝您Q_Q)

所以沒看到第一段,

但看到結局時,我真體悟到什麼是傳說中的降頭列車並且順利搭乘。

 

我大哭但我不知道為什麼。

但其實我想我知道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那是因為在電影結局之前,我一直有種被擰住領口的微微窒息感,

而對此我跟電影主角一樣感到無助。

到了電影的最後那段話一跑出來,我好像找到一個出口一樣。

所有的無助所有的壓抑所有的不舒服感,

全部放鬆變成了眼淚然後爆衝,造就了那天的乘車證。

這是這部電影的療傷之處。

對玫瑰花的反抗呢?就是不斷的點頭點頭點頭點頭,然後,就停在那裏了。

 

如果在本身不寂寞的情況之下,就算只是一句浮泛的問候語都能感到溫暖無比,

但如果很寂寞,就算是被再怎麼溫暖的氛圍包圍住,都是非常寂寞的,即便是心有戚戚焉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g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